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 中国一卡通网
用户名密码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推广技巧 发布求购 建商铺  发产品  会员体制比较  
 

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来源:中国一卡通网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4-02-07 10:30:02  字体:[ ]

关键字:金融IC卡  公共服务领域  应用  推广  

摘   要:金融IC卡推广工作自2011年启动,两年多来,相关各方按照“2011年打开局面,2012年扩大应用,2013年规模发卡”的阶段性目标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平稳、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13年8月底,全国金融IC卡累计发卡3.4亿张,较上年年底增加2.1亿张。已有100多家商业银行发行金融IC卡。

  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经验

  过去两年多来,各地围绕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工作,统筹规划、稳抓基础、探索创新、及时总结,积极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呈现出了一些典型经验与做法。

  一是坚持“金融IC卡加载行业应用”模式,实现一卡多应用。各试点城市坚持“一卡多用、便民利民”原则,注重发挥金融IC卡适用性广、创新性强、标准统一的优势,以商业银行为发卡主体,以金融标准兼容行业标准,以银行电子现金账户替代行业钱包,实现金融IC卡跨行业、多领域的支付应用和信息管理,将金融支付功能、行业信息管理、百姓日常生活有效融合。

  二是贴近地域特色,提升金融服务民生水平。在金融IC卡行业应用推广中,部分试点城市坚持金融服务民生,结合地域经济、文化特征,积极拓展有地域特色的应用,满足当地百姓对安全、便捷支付服务的需求,真正实现便民惠民。

  三是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实现金融IC卡全面推广。采取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实施策略,选择受众群体广、社会关注度高的公共服务领域作为重点突破口,在民生问题突出的领域探索使用金融IC卡平台的解决方案,树立行业合作典范,形成示范效应, 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提高金融IC卡整合公共行业应用的影响力。

  四是搭建区域平台,支持多元拓展。部分试点城市注重统筹规划辖区内金融IC卡信息科技工作,推动金融IC卡公共服务业运营服务平台、行业应用密钥交换中心、行业应用前置平台等区域公共基础建设,有效降低各系统的藕合度,切实提高系统间的联通性。  

  五是建立金融IC卡公共服务领域推广的长效机制。部分试点城市注重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与合作,采取成立金融IC卡推广应用领导小组、联合发文、制定公约等方式,推动组织和政策保障长效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的多元主体作用,促进产业各方协作和跨行业协调,实现市场资源最大化共享。

  六是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切实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城市信息化水平。结合行部合作和城市信息化工程,制定“金融IC卡推广应用与城市信息化”条块结合的推广战略,中央部委与地方上下联动,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全面开展行业合作,通过金融IC卡将金融信息化和金融行业资源全国联网的优势注入各行业,实现了中央地方协调发展、政务金融相互促进的局面。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协作,通过政府推动,提高了金融IC卡推广的效率。例如,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金融IC卡在我省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的实施意见》,以政府发文的形式明确金融IC卡推广计划,大大提高了金融IC卡推广应用工作效率。

  七是结合本行优势,拓展典型应用。已实现发卡的商业银行充分发挥金融IC卡高安全、大容量、多应用的特点,研究、细分市场多元化需求,结合本行优势行业资源,重点拓展有代表性的合作项目,形成具有本行特色的典型案例、标准化模板,并在全国实现了应用推广。

  金融IC卡的下一步推广

  整体上看,金融IC卡多领域应用效果明显,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了金融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的有机结合,但发展过程中也客观存在一些问题。从金融系统外部来看,部分行业由于自身利益原因,自我保护意识强,不愿意开放,行业拓展难度大。从金融系统内部来看,部分地方金融机构之间恶性竞争,不仅付出了更大的成本,同时也给金融IC卡行业应用拓展增大了难度。从客观因素看,目前的行业应用具有明显的碎片化和区域化特点,只能在某一区域使用,且行业应用发展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城市推动效果不如西部城市,一线城市(如北京)推动不如二线城市。从主观因素看,部分地方政府对金融IC卡一卡多用的认识不足,未将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作为一个抓手予以推动,或者由于缺乏互利共赢的模式,商业银行在拓展某一行业应用之后,设置行业壁垒,不愿意别的银行再进入这一领域。上述问题,既有需要迫切解决的,如由于持卡人电子现金充值应用不便;也有需要长期推进的,如金融IC卡整体的软环境建设、商户收银员的培训教育、持卡人对金融IC卡的认知和了解等。

  下一步金融IC卡推广工作将结合年初《关于做好2013年金融IC卡工作的通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金融IC卡的发卡力度。目前发行的金融IC卡从主要功能划分上看有两大类,一类是仅有借贷记、电子现金等基本支付功能的金融IC卡标准卡,另一类是在基本支付功能基础上,同时加载了行业应用功能的金融IC行业卡。在发卡方面商业银行应继续加大金融IC卡标准卡的发卡力度,通过标准卡的发行带动行业卡的发行及行业应用的推广。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国产芯片产业的不断成熟和发展,金融IC卡的发卡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也为加快发卡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上下联动,深入扩大金融IC卡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经过两年多的推广,随着《决定》的发布,当前金融IC卡推广工作进入新的转折点。深入扩大金融IC卡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人民银行正在以国务院文件要求为目标,在总结前期与社保部、总后勤部成功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与卫生部、交通部等部委的合作,在行部层面推动金融IC卡在医疗卫生、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为商业银行行业应用拓展提供政策支持。各商业银行也应与人民银行密切配合,在人民银行行业推动的整体框架下,结合自身情况,加强对各地分支机构的指导,上下联动,进一步深入推动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三是不断探索金融系统之间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模式。“一卡多用一卡通用”是金融IC卡推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金融IC卡内生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行业应用拓展方面,人民银行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不断拓展新的领域。但目前在金融系统之间存在的行业壁垒,不利于行业应用的推广。对此人民银行也将指导通过银行之间的互利合作,实现利益补偿等方式,探索在金融系统之间共享行业资源,实现互利共赢的模式。

  四是总结经验,不断扩大和推广典型应用。目前各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多元化需求和各地的不同特点,重点拓展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合作项目,形成具有本行特色的典型案例,如工商银行牡丹交通卡、中国银行的华为园区卡等,后续各单位应继续总结已经成功的典型应用经验,部署各分支机构在全国逐步推广。

  五是密切配合,切实推进金融IC卡软环境建设。硬件受理环境改造到位后,软环境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金融IC卡推广工作的重点。年初人民银行部署了小额支付商圈建设、收银员培训、银行卡风险转移政策试点以及当前正在紧密推动的电子现金跨圈存试点等一系列工作,来完善金融IC卡软环境。各商业银行总行应该指导各地分支机构积极认真落实,加强对收银员和一线员工的培训,确保2013年年底前完成电子现金跨行圈存的全国推广、跨行圈存标识的张贴等工作。2014年人民银行将对该项工作组织检查。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要组织当地金融机构,通过小额支付商圈等形式,不断推进非接触受理环境建设,提高非接机具的占比。在受理环境改造上,鉴于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布放的POS机具,有部分尚未完成金融IC卡受理改造,各商业银行应督促对通过本行进行收单清算的第三方机构尽快完成设备改造。

  六是加强宣传,营造金融IC卡良好发展氛围。金融IC卡推广应用效果与产业支持、商户收银员正确受理金融IC卡的习惯、持卡人用卡意愿及意识培育等息息相关。各单位要继续做好金融IC卡宣传工作,同时要积极跟踪金融IC卡发展新动态、新情况、新问题,注重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活动,增强宣传活动的时效性,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金融IC卡应用氛围,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IC卡的认知和接受度。

  七是不断扩大金融IC卡应用城市范围。人民银行已经在组织扩大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的城市范围,计划将金融IC卡应用范围扩大至100个城市,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金融IC卡在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各单位也应及时指导扩大应用后的分支行加快推进金融IC卡公共服务领域应用。

更多

新闻投稿合作邮箱:yktchina-admin@163.com    字体[ ] [收藏] [进入论坛]

推荐文章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