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和金融卡结合面临的挑战 - 中国一卡通网
用户名密码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推广技巧 发布求购 建商铺  发产品  会员体制比较  
 

社保卡和金融卡结合面临的挑战

来源:中国一卡通网  作者:任强  发布时间:2012-02-17 09:53:55  字体:[ ]

关键字:智能卡  社保卡  金融IC卡  Java  cardTM  

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发卡主体的不同,指出了:社保卡与哪一家银行的金融卡结合是难以合理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金融卡的进一步分析,指出了:在目前的模式下发放金融IC 卡,会重演磁条卡的无序竞争局面,难以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有吸引力的服务。通过引入新的智能卡COS 技术,采用以发卡人为中心的发卡模式,借助于互联网和PKI 技术,金融IC 卡的功能可以体现为一个智能IC 卡应用,由用户(持卡人)决定是否下载使用。本文还进一步描绘了智能IC 卡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前景。指出了智能IC 卡可以作为“网络身份证”,为网络实名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1 背景 

  最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宣布:社保卡将加载银行IC 卡的金融支付功能;已发行的社保卡也将逐步换发为具有金融支付功能的社保卡。两个政府机构的声明,无疑会加快社保卡和金融IC 卡的推广速度,对卡商以及芯片制造商都是利好消息。但就卡的发行和运营层面进行分析,社保和金融的结合,会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矛盾。如何化解这些矛盾,满足社保对金融支付的需求,会给传统的智能IC 卡运营模式和COS 技术提出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为了将问题讲清楚,我们从智能IC 卡运营最成功的领域:移动通信领域说起。
 
  2 移动通信领域 

  移动通信领域是智能IC 卡应用最成功的领域。这个领域的成功,笔者认为归功于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运营商(例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拥有完善的无线网络,而这个网络正是智能IC 卡,即SIM/USIM卡所运营的网络。运营商建设了这个网络,完全拥有这个网络,它可以随心所欲的在这个网络中运营基于SIM/USIM 卡的业务,例如中国移动的OTA 业务;另一个因素是移动网络提供的服务对用户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甚至到本世纪的头几年,即使交纳高额的入网费,买昂贵的手机和SIM 卡,也阻挡不了用户对手机的使用热情。
  SIM/USIM 卡的实质是手机用户标签,持有这个标签的用户方可进入移动网络。同时, 发行SIM/USIM 卡也就成为移动通信公司发展用户的一种便捷手段。当你购买一张中国移动的SIM/USIM卡时,你就成为中国移动一名用户。过去的十几年,移动通信公司通过发售或发放SIM/USIM 卡,圈定它的用户群,拓展它的业务,产生了巨额的运营收益。
  总之,卡的发行,实际上是运营商“跑马圈地”运动的便捷方法。要有效实施这个方法,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是拥有完善的运营网络;二是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对用户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如果你生活在中国大陆,你有幸被哪个通信公司“圈”进去了? 

  3 社保领域 

  如同在移动通信领域,社保卡首先是参保者身份的标签。不同于SIM/USIM 卡,社保卡是(各级地方)政府机构这一非商业机构所发行的,几乎面向社会每个公民的身份标签。政府机构有两个不同于商业机构的特点:一是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是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为目的;二是它的行为具有强制性,即每个参保者都得接受社保卡。
  再看社保卡所运营的网络。这个网络由政府搭建,由政府完全控制。随着社保卡发行范围的扩大,社保卡网络也在不断扩展和完善。从参保者的角度看,必须接受而且免费,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过,既然不需要花钱,还能给自己带来些许便利,何乐而不为?总之,从运营网络和参保者两个方面分析,社保卡的发放和运营不会存在严重的阻碍。 

  4 金融支付领域 

  金融支付是我们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个领域的参与者包括大大小小的商业银行、公司商号和个人。政府机构,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是这个领域的管理者,规则制定者,而不是参与者,真正的参与者是以盈利为目的。
  我们来看金融IC 卡。金融IC 卡是由各个商业银行发行的,而不是由国家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这一点与社保卡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与移动通信领域的SIM/USIM 卡相似。商业银行发卡的目的在于扩大用户群,增加刷卡业务量,扩大盈利。因此,对于发放金融IC 卡,全国几百家商业银行之间是竞争关系。
  我们再看社保卡与金融卡的结合。二者结合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社保卡与哪一家银行的金融卡结合;是与国有商业银行,例如“中国银行”结合,还是与地方商业银行,例如:北京的社保卡与“北京银行”结合,南京的社保卡与“南京银行”结合?我们知道,每个公民只有一张社保卡,这张社保卡与哪个银行“结婚”就成了难以合理解决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谈社保卡与金融IC 卡的结合问题。单就金融IC 卡发行,其内部也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
  实际上,金融IC 卡的授理网络是过去的十几年,参照国际标准制定的。这个网络考虑的重点是国际上通用、交易安全(包括金融IC 卡难以复制的特点)以及减少通讯数据等。这在当年是符合社会现实状况的。因为大家觉得能够持卡消费,比使用现金要安全便利的多;况且,听广告中说:一卡在手可以走遍世界,听起来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看看我们今天的生活,磁条卡支付已经随处可见,磁条银行卡已经将上述的这些便利带给了我们。现在商业银行要发行金融IC 卡,作为用户,我们要问,金融IC 卡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新东西呢?
  金融IC 卡授理网络的建设者是多方面的,有发卡机构(例如: 银联),有商业银行(收单银行)等等。多方参与建设的网络必然遵守严格的标准和交易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世界各地银行和组织发的卡能够被安全授理。严格的标准和交易流程决定了这个网络难以为用户和商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各个商业银行难以展开差异化竞争。因此,小的商业银行很难在这个领域立足。金  融卡授理网络的单一和刻板,带给了银行间的同质竞争。反映到我们用户身上也是明显和直接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手中有了一把银行卡(磁条卡),这些卡里有借记卡,有信用卡。有的是工资代发银行强塞给你的,有的是在办卡送礼品的活动中自愿办的。可怕的是,这些卡里的多数还要收年费,如果你不是很有条理的人,一段时间后,哪张卡消费了多少钱,哪张卡需要还贷了,你完全搞不清楚了。更严重的是,有的银行不对客户进行严格信用审查就发放信用卡,造成很多“子账父还”和信用卡恶意套现的案件。
  今年春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5 年后,不再发放磁条银行卡,所发新卡全部是智能IC 卡。中国人民银行的声明,像是金融IC 卡的春风,让所有的卡商,以及智能卡芯片商看到希望。卡界似乎又出现了掘金的机会。但笔者认为,这也许是卡界的一厢情愿。商业银行和用户未必给力。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说的是,2015 年之后的新发卡是智能IC 卡,不是更换用户手中的所有磁条卡。就目前而言,各家银行还在大力发行磁条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毕竟银行要照顾眼前利益,而磁条卡成本低,授理系统成熟,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盈利方式。
  第二,在大限的2015 年到来时,如果智能IC 卡没有新的技术突破,没有为用户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服务,那么,磁条卡仍将为用户所宠爱。从投资收益比考虑,银行也没有发卡积极性,由于惯性,用户仍然大量使用磁条卡;结果是:没有多少新增发卡量。
  第三,假设金融IC 卡大量发卡,但商业银行之间的同质竞争问题没有解决。银行为了抢夺客户,无序发卡,造成用户手中的银行卡泛滥,不但给用户生活带来麻烦,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当下所倡导的“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综合上面的分析,在现在的运营模式下,金融IC 卡发行,不会重演移动通信领域SIM/USIM 卡的成功。 

更多

新闻投稿合作邮箱:yktchina-admin@163.com    字体[ ] [收藏] [进入论坛]

推荐文章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