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校园卡系统应用现状及趋势 - 中国一卡通网
用户名密码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推广技巧 发布求购 建商铺  发产品  会员体制比较  
 

浅析高校校园卡系统应用现状及趋势

来源:中国一卡通网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2-06-21 10:00:36  字体:[ ]

关键字:智能卡  校园卡  管理  身份识别  

摘   要:校园卡系统在学校管理中具有独立地位,是数字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尽管各高校建设水平差异很大,都在校园卡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二次开发,丰富子系统,扩展应用功能,但其最核心的两大应用功能仍然是身份识别和电子支付。如身份识别应用在校门、宿舍、实验室等场所的出入门禁、图书馆通道机、考勤等;电子支付应用在食堂用餐、超市购物、水电收费等;身份识别和电子支付融合应用在迎新缴费、校车收费、医疗收费等。目前,通过与各院系、部处和开发部门系统的集成和对接,校园卡系统能实现30多项主要功能,可以说涵盖了学校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基本满足了学校管理和服务的需求。

  一、校园卡系统的发展历程

  关于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归纳、概括出三个阶段:单一系统——统一集成——扩展提升(面向服务)。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是单一系统的应用阶段,即部门级功能卡应用阶段:学校中系统独立,各自为战,多卡并存,不互联互通;

  第二阶段,是统一集成的应用阶段,即校园一卡通建设阶段:在信息化的实践中,从各系统清晰总结出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结算两个公共服务,于是校园卡系统出现了。校园卡平台系统包含身份识别和电子支付两大模块,为“以卡代证”和“以卡代币”提供支持,从形式上包括数据中心和延伸在校内各个区域的人工服务网点(卡务中心、办卡中心)和自助服务设施(圈存机、触摸屏、网站、电话、短信等),成为贯穿学校信息化建设各系统的纽带;

  第三阶段,是扩展提升(面向服务)的应用阶段,即全局性深入应用阶段:校园卡系统更加强调对学校人、财、物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更加关注对学校管理者和终端持卡人服务价值的体现。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加快,学校服务观念加强,校园卡应用已经扩展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领域,用户对校园卡系统的人性化、智能化、多样化应用提出了新的需求。

  现阶段正处于校园卡发展的第三阶段。校园卡系统经过不断的应用和发展,在高校和一卡通厂商的共同探索和推进下,技术更加成熟、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人性。再加之信息化环境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和物联网、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校园卡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新一代的校园卡系统也在孕育之中。新一代校园卡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和先进性呢?下面我们从校园卡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中看看端倪。

  二、校园卡系统的应用现状

  校园卡系统在学校管理中具有独立地位,是数字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尽管各高校建设水平差异很大,都在校园卡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二次开发,丰富子系统,扩展应用功能,但其最核心的两大应用功能仍然是身份识别和电子支付。如身份识别应用在校门、宿舍、实验室等场所的出入门禁、图书馆通道机、考勤等;电子支付应用在食堂用餐、超市购物、水电收费等;身份识别和电子支付融合应用在迎新缴费、校车收费、医疗收费等。目前,通过与各院系、部处和开发部门系统的集成和对接,校园卡系统能实现30多项主要功能,可以说涵盖了学校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基本满足了学校管理和服务的需求。

  当然,校园卡系统仍在持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高校应用的深入,对校园卡系统提出许多新需求。那么,现阶段高校用户对校园卡系统建设和应用最关心的是什么?根据调研结果的整体反馈来看,主要的几个方面是:系统和账务安全、开放和共享、运营维护、决策支持等。

  同济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林强认为,校园卡系统每年用校园卡消费与支付的金额少则以千万计,因此,校园卡系统应重点完善消费与支付的功能,确保消费与支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此外,校园卡系统运行的性能、保障机制(监控机制、报障方式、设备维修方式),系统管理的约束机制等有待提高。

  中山大学财务与国资管理处副处长郑琦表示,最关心“运营维护”。

  校园卡系统的应用量和管理复杂度很大,保证服务质量、提高系统稳定运行时间是对高校校园卡管理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

  扬州大学一卡通中心主任王江认为最重要的是“系统和账务安全”,这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离开安全,其它都无从谈起。

  三、校园卡系统的发展趋势

  校园卡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分析,一是从终端用户即师生(持卡人)的角度来看,要求校园卡更加智能化、多样化,比如支付载体存在形态的多样化,像手机卡、CPU卡、网上支付等,还有子系统功能的不断丰富和自助服务应用;二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期望校园卡系统便于运营维护,满足学校方便管理的要求;三是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校园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兴起,要求校园卡与行业卡进行互用,与校园内外其它系统的关联越来越密切。

  综合终端用户、管理者、行业的三个角度,除了安全、稳定、高效是一贯的追求之外,我们总结出校园卡系统的应用趋势有以下五个方面:

  趋势一:校园卡地位不变,载体存在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CPU卡、手机卡

  校园卡载体存在形式会出现多样化,从芯片来看,可以是光电卡、M1卡、CPU卡、手机卡、指纹等生物识别类;从外形来看,可以是标准卡、异形卡;校园卡系统将是这些支付和认证载体的管理与服务平台。载体存在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满足多个应用环境的服务需求,体现了更加人性化的便捷服务。尽管载体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但其本质还是校园卡系统,还是体现校园卡的身份识别和电子支付两大核心应用,校园卡系统不论载体存在形式怎样变化,都不会改变校园卡的独立地位。

  当前,CPU校园卡和手机校园卡发展较快,其应用的高校用户在持续增加。根据高校的网络环境、平台服务所处的状态、各个子系统需要卡片本身的数据服务的要求,加之离线应用、系统整体安全性来看,CPU卡会在一段时间内占据主流。而手机校园卡是目前高校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这里对手机校园卡做一深入探讨。

  手机校园卡: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手机校园一卡通”成为校园一卡通的重要补充。近两年,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加快对高校的投资步伐,与传统校园一卡通厂商合作,由厂商提供机具与系统集成服务,在高校联合推广“手机校园一卡通”。2009年下半年至今,新中新公司与三大通信运营商合作的“手机校园一卡通”项目就达200多个。

  “手机校园一卡通”是手机一卡通和校园一卡通的结合,可以采用校园卡与手机卡两卡分离或两卡合一的方式。除实现传统校园卡的主要功能以外,具有短信平台和手机圈存两个亮点应用:可通过短信、WAP等方式对排课、会议、图书借阅、消费情况、账户余额等信息互动查询;可对各种信息指定下发,有通知、提醒功能;并可通过短信、UTK菜单等方式实现空中圈存。

  以扬州大学的手机校园卡为例,其支持双模频率和主副卡模式值得借鉴。

  案例一扬州大学:支持双模频率、主副卡模式手机校园卡系统

  扬州大学一卡通中心主任王江:扬州大学手机校园一卡通是在传统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基础上融合了RF-SIM2.4G卡技术和SIMPASS13.56M卡技术研制而成,移动用户不需要更换手机。

  此系统由手机一卡通管理平台、校园移动前置系统、密钥身份识别系统、各子应用管理系统、各类POS机具等组成,通过设置在校园网内的综合业务前置机与移动中央一卡通业务管理平台实现双向数据交换。与传统校园一卡通在密钥系统、硬件系统、综合业务系统及账务系统上实现创新融合,新增了一人双卡账务平衡、卡卡转账等功能。

  扬州大学的校园卡与手机卡形成主副卡模式的“双卡方案”,实现手机卡和校园卡并存,校园卡为主卡,手机卡为副卡。开放现有校园一卡通平台的数据和网络,新功能平台与之无缝对接后实现信息交互。推广过程中实行学生自愿原则,选择使用手机卡的学生不需要更换手机,目前学校发卡600余张,尚未大规模应用。主要用于食堂就餐,其它应用像打开水、图书馆通道机、门禁考勤、图书借阅等功能会逐渐完善和应用起来。手机卡进入校园,在食堂消费、门禁、考勤等方面可以使用,但在洗澡,证件等应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说明手机卡使用后,校园卡并不能被取代。

  趋势二:金融支付手段的演变及延伸

  关键词:无卡支付、校园电子商务

  案例二东南大学:一卡通电子支付平台无卡支付上网费和购买电信上网卡

  东南大学校园一卡通管理中心主任高进:2008年以前,东南大学的一卡通“金融交易”都建立在持卡人刷卡的基础上,2008年东南大学率先使用了一卡通电子支付平台,实现了网上“无卡支付”。师生不再需要拿校园卡或现金到网络中心和财务处去购买纸质的上网充值卡,只要登录校园网,输入一卡通卡号和密码,就可以从一卡通电子钱包支付校园网上网费和购买电信上网卡。突破了一卡通只有持卡交易,必须有读卡器或POS机,并且只能在一卡通专网上或通过校园网与一卡通网对接下运行的交易模式限制。

  案例三西北工业大学:网上交费和信息查询

  西北工业大学财务处校园卡管理科科长周秦:尽管一卡通替代了各种卡证,实现了应用集成,但实际操作仍严重依赖人工方式,管理模式受时间、地点、人员等多方面因素困扰。基于这种考虑,西北工业大学提出基于一卡通平台设计汇集各部门的业务入口的多媒体自助业务系统的构想。多媒体自助业务系统基于B/S架构,运用JSP技术控制Web页面的生成,持卡人通过Web页面向校园一卡通平台发起各种业务请求,同时运用JDBC技术与后台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操作,并向持卡人返回交互信息,从而完成各种业务的办理。目前实现的功能有:

  圈存转账:银行卡向校园卡转账充值功能,实现自助转账。

  代理交费:代理交纳电费,以后可逐步设计实现网络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费、选课费、电话充值等收费。

  信息查询:一卡通消费明细查询、校园卡及银行卡余额查询、代理交费信息查询、各类发布信息查询等。

  事实上,有学校已经在无卡支付应用上进行了横向扩展,形成电子服务平台的概念。通过与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无缝对接,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使用习惯选择通过在线服务平台或线下一卡通完成所需操作,而服务平台配合一卡通系统基本上可以覆盖高校校园内的所有服务项目。

  其设计目的是经过多种业务管理、多种接入方式、开放通用接口、数据共享交换、多种服务支撑和服务资源整合等解决方案,最终展现给终端用户的形象是“个人应用服务整合门户”,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化、人性化。目前,浙江大学电子服务平台实现了电子商城、网上校车查询、信息服务、旅游服务、自助服务、汽车服务、公益服务、预定返程火车票等系统服务。北京师范大学电子服务平台主要实现了网上收缴费的功能。

  趋势三:功能和系统的不断扩展与整合

  关键词:自助服务、行业卡对接、集成、开放

  由于校园卡自身功能不断完善,以及校园卡与校园内其它系统的关联或融合越来越紧密,为了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在已有校园卡平台的基础上,学校需要进行资源整合。一方面,对于校园卡系统的现有功能使其实现人机交互智能化,服务人性化;另一方面拓展新功能、接入其它系统、与其它行业卡进行对接等。同济大学、中山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系统扩展与整合方面有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案例四同济大学校园卡系统:自助类应用的推广和普及

  同济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林强:同济大学校园一卡通系统2005年4月起运行,2008年进行了升级,2010年新建了校园手机一卡通。目前系统除服务于校内师生用户外,还为临时来校进修或学习的人员、校办产业员工、周边合作单位员工、学校周边市民等提供服务,用户数已达14余万人(不包含已毕业学生)。

  校园卡系统已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

  消费类:食堂收费、超市收费、洗澡消费、开水消费(含各宿舍楼内的开水机)、个人承担医药费消费、自助购电(宿舍)消费、自助复印消费、自助洗衣消费、四六级报名收费、打印成绩单收费、上机消费、自助圈存转账等;

  非消费类:宿舍门禁、办公室门禁、实验室门禁、图书馆门禁、图书借阅、公费医疗管理、上机管理、游泳馆管理、体育馆管理、体育教学管理、多媒体教室设备开启等;

  其它:手机一卡通(功能涵盖除浴室洗澡及开水消费外的所有其它功能)。

  学校大力推广以卡片为载体的应用拓展,并有选择性地逐步将与消费和身份认证有关的应用与校园卡系统进行了对接,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目标。同时,为方便师生,学校在自助服务领域积极开拓试点,先后推出了宿舍电控设备的自助购电、自助手机充值、自助复印、自助洗衣等多种便利措施。其中,自助购电模式改变了电控系统厂商的传统思路,创新了应用模式;学校在自助洗衣的应用中引进了投资运营模式,既节省了学校的建设投资,又改善了洗衣服务的质量,学生对洗衣机故障的投诉率比以往大幅度降低。

  案例五中山大学校园卡系统:收费平台、电控和大额消费、校园卡跨校区应用及与社会应用的对接

  中山大学财务与国资管理处副处长郑琦:中山大学目前最具亮点的应用是收费平台和电控。尚未完成开发的收费平台未来将会建设成为支持现金、代扣、校园卡、网银支付等多种收费方式的收费应用平台、为学校的二级院系部门提供应用平台和开发接口的新一代收费管理系统。

  电控充分实践了卡片应用标准化、开放化带来的优势,学校完全掌握系统的密钥,可以兼容各种卡片和电表,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同时,2010年开始,中山大学使用校园卡绑定的银行卡将学生学费等大额收费和校园卡服务进行整合,逐步形成了虚拟的收费中心,改变了原始概念上校园卡系统主要解决的是小额消费问题,节约了财务部门的人力资源和岗位重复设置问题,提高了收费服务水平。

  中山大学的校园卡系统是国内首家横跨两个城市的城际校园一卡通,并且加入了“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与其它九所高校实行“消费一卡通”,还与广州市“羊城通”系统进行了对接,开通了城市交通功能。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实现城际校园一卡通没有任何技术难点,问题主要是运行维护的管理成本增加。因为中山大学的校园卡建设早于“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的建设,所以虽然“加入”了大学城一卡通系统,但是其实属于一种“一卡多用”的应用,“对接”羊城通也是如此,没有技术难点。应用层面的难点是宣传说明工作,让持卡人明白一张卡如何在多个系统中使用,另外是在升级CPU卡时如何兼容原有M1卡的继续使用,并且在M1卡机具更换升级的过程中,维持消费秩序。 

更多

新闻投稿合作邮箱:yktchina-admin@163.com    字体[ ] [收藏] [进入论坛]

推荐文章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