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输出“偏见”,人类能否信任它的“三观”?
据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官网报道,一项国际研究指出,大语言模型(LLM)正悄无声息地传播全球各地的刻板印象。从性别歧视、文化偏见,到语言不平等,AI正在把人类的“偏见行李”打包、升级,并以看似权威的方式输出到世界各地。
这不禁让人深思:如果AI模型承载的是带有偏见的“人类共识”,我们能否信任它们的“世界观”?
AI让偏见“跨文化漂移”
这项研究由开源AI公司Hugging Face首席伦理科学家玛格丽特·米切尔领导。他们发起了名为SHADES的项目,收录了300多条全球刻板印象,涵盖性别、年龄、国籍等多个维度。研究人员使用16种语言设计交互式提示,并测试了数种主流语言模型对这些偏见的反应。
结果显示,AI模型对刻板印象的再现具有明显差异化特征。这些AI模型不仅表现出“金发女郎不聪明”“工程师是男性”等常见英语地区刻板印象,在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印地语等语言环境中,也表现出对“女性更喜爱粉色”“南亚人保守”“拉美人狡猾”等偏见。
据Rest of World网站报道,一些图像生成模型在输入“非洲村庄”关键词时,频繁输出“茅草屋”“赤脚孩童”等刻板印象图像,而在输入“欧洲科学家”时,则清一色为白人男性、穿白大褂、身处实验室。这些视觉偏见已被部分学校课件、初创企业官网不加甄别地直接采用,进一步固化了对他者文化的单一想象。
西班牙《世界报》6月刊文指出,除了放大不同文化的刻板印象外,语言模型有时还会用伪科学或伪历史来为自己辩护。在面对不太常见的刻板印象时,模型往往会调动它“更熟悉”的其他偏见进行回应,反而偏离主题。此外,当关于刻板印象的提示是正面的时,模型的表现往往更差,更容易将偏见误当作客观事实表达出来。
“这意味着,AI不仅被动继承了人类偏见,更无意中推动了‘文化漂移’,将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偏见当作普遍规则输出。”米切尔表示。
小语种群体受到隐形歧视
除了刻板印象的跨文化传播,AI系统在处理不同语言和文化时还暴露出“隐形歧视”的问题。
据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AI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尽管这些模型声称支持多语言,但在面对低资源语言(如斯瓦希里语、菲律宾语、马拉地语等)时,表现却远不及主流高资源语言,甚至容易产生负面刻板印象。
研究分析了多语言模型在训练数据匮乏、文化语境缺失等方面的局限性,称其存在“多语言性诅咒”现象,即模型在兼顾多语言时,难以深入理解和准确表达低资源语言的文化和语义细节,导致输出错误或带有偏见。
斯坦福大学团队强调,当前大多数训练数据以英语和西方文化为核心,缺乏对非主流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这不仅影响模型的准确性,也在无形中强化了语言和文化的不平等,使得使用这些低资源语言的人群难以公平受益于AI技术。
“目前全球约有7000种语言,但只有不到5%在互联网中得到有效代表。”研究人员表示,“‘资源匮乏’不仅仅是一个数据问题,而是一种根植于社会的问题。”这意味着,AI研发在数据、人才、资源和权利方面存在结构性不公。
美国《商业内幕》杂志也援引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劳拉·尼尔森的观点指出,当前最受欢迎的聊天机器人大多由美国公司开发,训练数据以英语为主,深受西方文化偏见影响。
破解AI的文化偏见难题
面对AI跨文化偏见的现实影响,全球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始提出系统性的应对路径。
今年4月,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AI研究所在其发布的一份白皮书中建议,应加强对低资源语言与文化的AI投资,特别是建立本地语言语料库,让AI能真正“理解”这些语言背后的语义与文化背景。例如,去年11月,非洲电信公司Orange就与OpenAI和Meta合作,用沃洛夫语、普拉尔语等地区语言训练AI模型,加速提升非洲的数字包容性。
与此同时,模型评估机制也在变得更为精细与开放。Hugging Face团队开发的SHADES数据集,已成为多家公司检测和纠正AI模型文化偏见的重要工具。这套数据帮助团队识别模型在哪些语言和语境中容易自动触发刻板印象,从而优化训练数据和算法。
在国际政策层面,欧盟《AI法案》要求“高风险”AI系统必须在投放前后进行合规评估,包括对非歧视性与基本权利影响的审查,以及提供必要的透明度与人类监督机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21年发布的《AI伦理建议书》也明确指出,AI系统应“保障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倡导各国建立法律与制度来确保AI的开发尊重文化差异,并纳入人文维度的衡量。
AI本质上是一面“镜子”,映照并复制着我们输入给它的偏见与价值观。它所呈现的“世界观”并非自主生成,而是由人类赋予。如果人们希望AI真正服务于一个多元化的人类社会,就不能让它仅仅反映单一的声音与文化。
标签:
精彩推送
- AI输出“偏见”,人类能否信任它的“三观”?
- 国内首个低空飞行器风洞启用
- “中国天眼”看清极高速星际云内结构细节
-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诊疗资源扩容 AI儿科医生上岗记
- “链”上谋新 链博会彰显创新底色
- 科技重塑“找人”逻辑:地址大数据破解金融贷后失联困局
- 顺丰都在学!跨越速运到底牛在哪?
- 原料采购量全国第一背后,六个核桃的“硬核”品质进化论
- 《明月湖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发布 构建超1000亿元科创基金丛林
- 一批“好房子”上市交易 为市场交易贡献热度
- “稳”字压舱 “新”字引领
- 国家移民管理局:今年上半年3.33亿人次出入境
- 晶采观察丨站稳20万亿元!中国外贸底气何在?
- 上半年中国经济凭啥超预期?答案藏在三组数字中
- 看!澎湃的海洋经济新动能
- 新华视点|稳中向好 韧性凸显——从半年报看中国经济形与势
- 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 同比上升53.9%
- 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经济 全球资本加码中国市场
- 国际锐评丨这份中国经济半年报超了哪些预期?
- (活力中国调研行)数智化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展现“中国豪华”魅力
- (经济观察)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对房地产影响几何?
- 7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526元 下调28个基点
- 7月16日央行开展520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经济半年报含金量高
- 向“新”而行,宁夏引金融活水“增绿添智”
- 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宁夏高质量发展大会将于7月22日-24日举行
- 如何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用好两个市场
- 宁夏产业招商四大优势吸引全国优强民企
- 宁夏打出政策“组合拳”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上半年新增民营经营主体2.91万户
- “中国好物”出海计划遵义篇发布
- 天津八部门出台16条措施 加快推进首发经济发展
- 又一无人智能平台在南海东部油田安家
- 上半年我国经济成绩单含金量高 3个数据解读经济运行情况
- 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甬江特大桥首片钢梁起吊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项整治直播电商突出问题部署推进会
- (经济观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释城市发展三大信号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
- 往太空“送快递” 业内人士称商业航天未来大有可为
- 业内人士称中国健康消费升级将推动医药市场扩容
- “成康口”轮厦门交付运营 将助力“中国造”出海
- 全球单期最大“光热储”一体化项目汽轮机基础开始浇筑
- 黄仁勋年内第三次访华,用这个词形容中国AI产业
- 浙江三门船企“爆单” 县域经济逐浪百亿蓝海
- 专家析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力政策工具创新 加大市场秩序规范治理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倡议联合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
- 广西打造中国—东盟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统计局: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 上海推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沪九条”
- 国家统计局:2025年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
- 国家统计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
- 中国光谷出台措施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 国家统计局:内需是上半年经济增长主动力
- 国家统计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
- 国家统计局:2025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
- 7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498元 下调7个基点
- 2025年二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0%
- 国家统计局:6月份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平稳增长 电力增速加快
- 比上年减少3.1亿斤 如何看待夏粮丰收却没增产?
-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
-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
- 第三届链博会明日开幕 参展商将达1200家
- 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
-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
- 来电隐私保护,700专用号码登场
- 链接全球资源,赋能成都产融 跨境投融资数字服务平台二期成果全球发布
- 改革进行时 | 当京津冀,共造“一辆车”……
- 【活力中国调研行】全球最快高铁列车的生产线有多“智慧”?
-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 上海市工商联举办媒体采风活动 解码松江创新创业生态
- 中国经济半年报|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三重维度解码中国外贸半年报
- 中国经济半年报|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透视上半年金融数据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中国光伏产业跃迁:从世界工厂到全球技术枢纽
- 景顺年度研究:主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升温
- 杭温高铁已累计运送旅客近1230万人次
- 上半年福建泉州口岸原油进口超千万吨
- 中国6月末M2同比增8.3% 保持流动性充裕
- 中国科技创新债券已发行约6000亿元
- 主跨长度达160米 瑞梅铁路全线跨度最大连续梁合龙
-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成交额868.56亿元 创历史新高
- 湖北重点区域5G-A全覆盖 构建低空智联网
- 2024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
- (经济观察)中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半年,“答卷”如何?
- 中国6月末社融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8.9%
- 香港成为机器人企业上市“热门之选” 背后有哪些考量?
- 全聚德发布半年报预告:餐饮+食品双轮驱动逐浪新消费
- “弄潮”三十二载 “中国皮革之都”锚定时尚新坐标
- 上交所举办科创成长层证券公司专题培训会
- 专家学者齐聚银川 共谋新能源转型发展新路径
- 北京发布二季度薪酬数据报告 AI相关人才薪酬较高
- 世界化学工程大会首次在国内召开 两部氢能研究报告在会上发布
-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多项指标释暖意
- 浙江升级出海引擎 助力企业“掘金”金砖市场
- “朋友圈”越来越大 亚投行有哪些“成功密码”?
- 中国央行15日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 银发经济加速向新 催生万亿级大市场
- 纳指再创新高,中概股多数上涨
- 国内油价或年内第六降 加满一箱将少花5元
- 减肥“黄金30天”要来了 做到这些想不瘦都难
- 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流程分享
- 一键自主停车和接驾,泊车代驾VPD全国最大商业场景在汉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