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纳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顺利收官
9月27日,第六届全国“纳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广州黄埔区、广州高新区顺利收官。李晓军团队终于可以松上一口气了。
在经历了5个月的激烈角逐后,凭借在纳米光栅设计、尖端纳米加工以及系统性开发等多个方向关键技术研发上的突破,他带领的纳米光学器件项目团队在大赛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未来企业组冠军。
实际上,不止李晓军团队的项目,报名大赛的自研磁芯制备的高性能纳米晶磁芯、5G天线新型基材、纳米通道灭菌材料、防病毒口罩材料等诸多项目也崭露锋芒,既有针对国家社会重大需求的尖端技术,又不乏“接地气”满足日常所需的创新应用。
大赛主办方负责人、广纳院院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表示,举办大赛恰恰在于带动和发掘这些在技术基础、团队构成、市场前景等方面具有突出发展潜力的纳米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促进纳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纳米产业发展。“从大赛涌现出的要素看,广州黄埔区的纳米产业前景光明。”
第六届全国“纳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举办。 贾自豪 摄
打通纳米科技转化关键环节
作为中国纳米科技领域的领先赛事,全国“纳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自2020年起,大赛总决赛移师广州黄埔区、广州高新区。
本次“纳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高新区管委会指导,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下称“广纳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共同主办,纳米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供支持。
自4月报名启动以来,大赛受到了众多纳米科技领域创业者的关注,吸引了来自北京、长三角、珠三角、西部、湖北、安徽6个分赛区逾200个参赛项目,涉及纳米器件、纳米制造、纳米健康与环境等纳米领域热点板块。
在赵宇亮看来,参赛者踊跃背后得益于世界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当前,纳米科技已经成为引领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60余个国家启动了与纳米相关的研发计划。
“全球领先的科学与医药信息出版商励德·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发布过一项报告称,过去20年全球共计有960个最显著的科学研究方向,其中89%跟纳米科技有关。”赵宇亮直言,纳米科技具有普适性,是所有科学技术的底层技术和基础,几乎支撑了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大部分科学研究领域基层的发展。
而中国纳米科技的研究与发展也进入到了关键阶段。赵宇亮在大赛总决赛致辞中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纳米科技在基础研究方面已有很大的进步,积累了大量的成果,相关专利已经达到21万件,一些领域甚至属于并跑、领跑地位。
“但这些成果大部分还停留在论文、专利上,没有被转化成真正的技术和产品,究其根本在于没有真正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之间的链条。”赵宇亮认为,当前如何加强纳米科研成果的应用,是中国纳米科技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纳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就致力于将“技术”对接“产业”,打通纳米科技转化关键环节。与会专家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将总决赛移师广州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将有助于推动一批优秀的纳米科技领域成果在粤港澳大湾区转化落地。
凝聚“工匠型”队伍专职产业转化
与往届比赛不同,今年“纳米之星”大赛参赛企业或团队展现出两大亮点:一是涉及信息技术的项目数量明显提升;二是针对“卡脖子”技术展开的研发及产品明显增多。
在总决赛29个参赛项目中,有近半数的项目内容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其中不乏纳米光学器件项目团队的“全息衍射波导显示器件”项目这样的改变人类信息感知与交互的颠覆性技术。
除此之外,大赛总决赛还涌现了一批覆盖高性能磁芯、有机半导体、高性能复合材料、高能量密度储电材料及器件等核心技术领域的项目。在赵宇亮看来,越来越多企业和创业团队以突破核心技术封锁为己任,利用纳米科技赋能技术提升和产业发展。
在赵宇亮看来,中国有能力突破“卡脖子”问题,关键要在于找准“病根”。
“科技创新链条可分为9级,其中1-3级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环节,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完成;而6-9级属于产品和市场产业化环节,企业是操作的中坚力量。最关键的则是中间的4-6级,属于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环节。”赵宇亮说,“病根”恰恰就是中间环节。
作为科研成果的拥有者,科研工作者往往由3-5个人组成,无法应对大规模的产业化,造成了中间关键环节的空白。“广纳院的成立就是要弥补这个空白,嫁接起基础研究和产业之间的桥梁。”赵宇亮说。
2019年12月挂牌成立的广纳院,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广州高新区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定位于国际一流的纳米科技转化基地,聚焦科技创新链4-6级,打造完整的1-9级科技创新链,形成创新链上中下游的同步协调发展机制。
据了解,广纳院现在正在打造一支规模达两千人、具有专业水准的工程师队伍,专职做纳米科技的转移转化,弥补创新链4-6级这段转移转化的缺口。广纳院希望把国内有志于做转移转化的工程师聚集形成“工匠型”队伍,将中科院、北大清华等高校院所的研究成果,就能通过专业队伍变成产品,进而甚至改变产业。
赵宇亮透露,广纳院目前已经有21个产业项目在广州黄埔区、广州高新区推进。“5G通信相关的智能传感、新能源相关的动力电池防火材料、智慧医疗相关的快速诊断技术产品,都有在黄埔落地的项目。”
黄埔纳米产业集聚初现“加速度”
实际上,纳米科技是多领域交叉学科,与广州布局的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NEM(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具有高度融合性。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传感器的核心技术包括微纳器件设计加工、敏感材料,都离不开纳米技术的应用。
而广州黄埔区、广州高新区近年来早已锚定“创新”航向,提出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推动更多“从1到100”的成果产业化。对标全球顶尖研究中心,在广州科学城组建“黄埔实验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家创新体系战略力量的“科技黄埔军校”,提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搭好平台唱好戏。坐落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中国纳米谷”是该区重点打造的纳米产业集聚区,按照“一区四园一中心”模式分期建设,包括纳米制造与智能技术产业园、纳米医疗与健康技术产业园、纳米能源与环境技术产业园、精准纳米技术与超材料产业园。
通过引进中科院和高校顶尖团队,培育、孵化一批高科技创新企业,“中国纳米谷”将引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我国纳米科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研发再到产业转移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形成纳米科技产业集聚区和辐射效应圈。
为促进纳米产业布局,吸引人才落户,广州黄埔区、广州高新区还专门出台了《促进纳米产业发展办法》(简称“纳米10条”),覆盖研发平台奖励、融资扶持奖励、重大项目奖励、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纳米之星”大赛奖励、办公用房补贴、重大推介交流补助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支持纳米科技领域的人才、项目、企业到黄埔来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走在黄埔的路上,常常看到‘到黄埔去’的标语,该标语已经深入人心。”本次比赛获得未来企业组一等奖的纳米光学器件项目组负责人李晓军说,“黄埔区聚集了众多的顶级科研院所,可以相互交流,具有很好的研发基础。同时对高科技技术支持的政策力度大且务实,‘纳米10条’规定的相关奖励和扶持政策,我们正在努力争取。”
据悉,2021年起“纳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将纳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专业赛。这是继医药行业总决赛后,广州黄埔区承办的又一项全国性双创赛事。广州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创业政策,做深做实创业服务,以更积极、开放、有效的方式聚才引才,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精彩推送
- 励普教育:202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纸质证书已印制 含金量将提升!
- 《幻塔》公测首月新增用户破千万 完美世界游戏转型初见成效
- 业界:拥抱数字变革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超200个线下消费场景上线消费补贴 数字人民币助力春节线下消费复苏
- 云南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
- 台州路桥发行浙江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 财政部、交通部:给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500万元/城/年奖励
- 中国“宝藏”产业带里的好年货
- 百度大数据:虎年十大云上过年方式 “网购年货”位居首位
- 统计局:2021年我国R&D经费为2.79万亿 与GDP之比达2.44%
- 六部门:提高人民币结算对贸易投资发展的支持作用
- 2021年我国R&D经费为2.79万亿 与GDP之比达2.44%
- 国家知识产权局:逐步减少对专利授权的各类财政性资助
- 青岛43个项目入选山东省重大项目名单
- 惠企利民!2021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
- 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
- 商务部:建议企业尽快熟悉RCEP各国关税优惠承诺
- 北京专报丨国税总局: 2021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新增减税2951亿元
- 北京专报丨国税总局:2021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
- 北京专报丨国税总局公布2021年减税降费十组亮点数据
- 企业未来竞争靠什么?三位企业家提到了同一个关键词
- 山东今年地炼产能要再退740万吨 委员为地炼企业转型支招
- 扮靓“菜篮子”服务“大民生”
- 商务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指导意见
- 广汽集团冯兴亚:建议延续新能源汽车综合型补贴政策至2025年
- 税务总局:2021年100项便民办税缴费措施已全部落实落地
- 央行8次操作投放1.7万亿元 机构预计市场情绪将迎来修复
- 商务部:有信心实现外贸开门稳 保持全年运行在合理区间
- 纺织服装行业周报
-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疫情虽暂干扰 调整已企稳 价值布局时
- 医疗服务行业点评:医疗服务政策支持加码 社会化办医边际放松
- 游戏行业数据周报:关注上周多款上线新游表现
- 申能集团、上海电气成立申电绿电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1亿元
- 申能集团、上海电气成立申电绿电科技公司
-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地区税务部门今日还将曝光5起涉税违法案件
- 银保监会:防范模型和算法风险 模型管理核心环节要自主掌控
- 工信部:引导产业和企业正确认识RCEP高标准开放下带来的竞争
- 商务部:建议企业尽快熟悉RCEP各国关税优惠承诺 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和优质商品进口
- 商务部:建议企业吃透用好原产地累积规则 深度参与区域产业链供应链
- 海关总署:下一步将开放RCEP项下输韩国、马来西亚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
- 商务部答上证报记者问:各地方要以高质量实施RCEP为契机 系统谋划扩大对外开放
- 毕马威最新报告:大多数TMT企业未充分利用数据带来的机遇
- 华微电子任命孙铖为新一任董事会秘书
- 风口上的预制菜:资本市场追逐的新星
- 中国冰雪产业观察丨冰雪装备“中国制造”吹响“突围”号角
- 质量问题频发、以价换量 路虎押宝电气化欲走出泥淖
- 快递企业如何布局无人机?仍处于摸索阶段
- 科达自控5G矿用无线通信系统安全标志证书实现三大运营商全覆盖
- “证大文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最新进展:已追缴现金18.5亿余元
- 医药行业月报:2021年回顾及2022年展望
- “宁新”聚力 一路相“赔”——新华保险宁夏分公司发布2021年度理赔服务年报
- 增资获批复 中诚信托资本金增至48.5亿元
- 数字人民币再拓新场景!美团线下全场景数币支付可领消费补贴
- 深铁建材与5家央企签订大湾区城际铁路工程项目物资联合集采协议
- 国家税务总局:继续扩大推送减税降费红利账单试点范围
- 迟福林:合力建设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
- 银保监会明确2022年工作重点
- 金融风险报告2021:宽松政策对冲经济下行的效果有待观察
- 社论: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柬埔寨卫生部签署合作协议
- 香港破产程序首次获得内地法院认可
- 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年内投资总额逾4.2万亿元
- “地方两会”绘制稳增长“施工图” 资本市场需进一步促进投融资协同发展
- “氢”情助力“绿色冬奥” 氢能产业化发展有望提速
- 境内美元流动性充裕“撞上”刚性结汇 人民币汇率节前强势连连
- 降准、结构性降息接连落地之后 货币政策工具箱空间还有多大
- 财政部将实施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
- 商务部拟实施四项行动提高外贸竞争力
- 多地试水检验试剂集采:为何大范围进行带量采购难?
- 2021年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暴涨13.58%
- 官宣!首破3万亿 深圳GDP超首尔 挑战世界前十
- 私募大佬遇“李鬼” 这次骗到美国去了!但斌辟谣 拿到0元年终奖
- 天津:做好服务 稳就业促发展
- 六部门联袂畅通优质涉农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北交所农林牧渔“后备军”亟需扩容
- 湖北:第二批新组建省属国企今日揭牌
- 支付备付金突破2万亿 第三方支付行业前景可期
- 北京证监局:2022年将聚焦退市新规 杜绝会计调节规避退市
- 江苏江阴科技镇长团: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 先进制造引领“世界工厂”东莞突围升级
- 商务部:贡献率达65.4% 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 保障性租赁住房土地规划细则公布 明确户型朝向、日照时间、容积率等标准
- 养老金体系将向零售为中心转变 险企如何打通“老有所养”最后一公里?
- 3天可赚12天利息!春节理财最佳操作攻略来了
- 珠江啤酒王志斌:以产业升级推动“双主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银行取消个人借记卡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
- 3,000,000,000,000+!深圳GDP站上新台阶 图说成绩背后的上市公司力量
- 钱大妈、美菜网、叮咚买菜 社区生鲜接连败北 2022年投资人的第一个难题来了?
- 六方面入手!财政部明确2022年积极财政政策“路线图”
- 山东玻纤:数字化智能化赋能 实现高质量发展
- 487项 内蒙古机场集团“五小”创新结硕果
- 财政部答一财: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
- 首个数字人民币疫后复工专项补贴在西安落地
- HP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朱海翔: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为系统性工程来考量
- 南昌交出2021年“经济答卷”:GDP迈上六千亿新台阶
- 补链成群 巴南一季度集中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238亿元
- 人行南宁中心支行:2021年末广西本外币存款余额3.69万亿元 同比增长6.39%
- 2022年春节档新片预售票房破2亿元
- 工信部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 湖北南漳:提交亮丽答卷 开启新年新篇
- 有“亿”点犀利!绿色石化成为湛江首个超千亿产业集群